在超音波等影像儀器的發展下,其實現在的病人多半可以精準的知道自己是哪一個組織發生的受傷發炎的情況。但多半來做自費治療的時候,治療師多半還是要再進行一個評估的過程,這原因是甚麼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光是知道哪個組織受傷,哪個組織發炎對於要執行物理治療來說是不太夠的。舉例肩膀最常見的肩夾擠症候群,知道病患有肩夾擠症候群,造成旋轉肌受傷或是關節積水,對物理治療的幫助不大。造成肩夾擠的原因有三四種以上,評估肩夾擠的受傷的原因,把他解除,才能有效的改善症狀。
另外一個例子是椎間盤突出,即使精準的知道是哪一節有椎間盤突出。治療師也是無法用手指把突出的椎間盤推回去的(雖然我是聽過有些同行宣稱可以.....),找到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原因,然後給予相對應的治療。才能讓椎間盤突出的病人能夠不受不停復發的痛苦。
當然也有極少數的醫生會把頸椎轉移整條手臂的疼痛開成五十肩+網球肘+腕隧道這就是另外一種鬼故事了(遠目),不過這幾年我已經很少看到這樣的診斷了。所以治療師在拿到醫生診斷之後,常常都還要再評估一次,其實不是不相信醫生,而是要能夠治療病症的話,常常需要再評估造成受傷的組織更背後的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