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會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聽聞有基層的棒球教練,因為聽聞國外很流行短繞臂的揮臂方式,就要求球隊所有的投手改成短繞臂的投球方式.....嘛...其實這幾年台灣教練都很厲害,這種鬼故事已經很少很少聽到了,但偶爾聽到還是很驚訝就是了。所以這篇文章就來講講在預防受傷的層面,短繞臂跟長繞臂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呢?


甚麼是長繞臂,甚麼是短繞臂?

顧名思義,長繞臂就是投手在投球手離開手套時候,是畫了一個大圈之後才就準備投球的發射位置。 相反的短繞臂就是投手並沒有畫一個大圈,而是直接把手抬起來以最短路徑進入發射位置。

左邊是長繞臂,右邊是短繞臂

如果再看這篇文章的你完全沒有打過棒球,你可以很自然的作一下投擲動作看看,你會發現你很自然的就會把手往後畫一個大圈才丟出去做出長繞臂的動作。也因為這樣,其實早年的投手幾乎都是長繞臂的動作,短繞臂的投手甚至會被當時的人認為是不協調的動作。(筆者也是認為真的有點醜就是了)


長繞臂跟短繞臂哪個比較傷手呢?

但排除美觀的因素,為什麼近期的美國的棒球養成系統特別喜歡叫人使用短繞臂呢? 原因就是短繞臂是一個以最短路徑進入發射動作的姿勢。所以使用短繞臂的選手,特別不容易有Timing延遲的情況。


Timing延遲就是我們之前有說過投手最常傷手肘的投球動作Rushing(或是該說倒W 倒L 平肩症候群等等的動作)意思就是投手在腳踩地準備要爆發的時候,手並沒有進入發射位置,就很容易給手肘內側韌帶過多的壓力,造成受傷

平肩症候群


了解更多關於Timing延遲會造成的問題: 

造成手肘疼痛的投球姿勢(一)

所以這就很好想像,當我們很怕選手進入發射動作的Timing延遲,如果選手繞臂的路徑越短,那就越不容易會因為疲勞,身體狀況等因素,讓Timing延遲。所以與其說短繞臂比較不傷手,不如說他是一個容錯率比較高的投球動作。


那我就把所有選手都改成短繞臂不就好了嗎

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其實每個投手的機制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把所有的投手都以自己的想像去硬改。而且在傷害預防的層面上我們在意的Timing,如果有一個投手,他已經很習慣長繞臂的揮臂,也可以在投球之後保持Timing的正確。 那他的長繞臂就不是一個會傷害他的動作,相反的,如果你硬要把他改成短繞臂,反而有可能會破壞他的機制造成受傷。


倒W的發明人Chris o'leary就曾經多次批評大聯盟教練任意修改Justin Verlander非常漂亮的長繞臂,反而多次造成他受傷。他認為,改短繞臂是為了Timing,那如果沒有Timing的問題又何必要改呢?





0

Author